闵予

由罗曼蒂克想到的(随笔)

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感觉,看着荧幕上一对对中国式情侣西式浪漫时不会感觉到罗曼蒂克,却从中嗅到了一股味道,再一品,发觉是土腥味。

同样的动作,似乎在西方影视中不曾有过这样感觉,便沉思,发觉原因其实是文化。中国人总是说西方风气开放,但再看人家的作品时会很好的带入到西方人的角度,再去看,便觉得自然,而在中国作品里看到所谓的罗曼蒂克却总觉得有瑕疵。其实很简单,因为中国文化熏陶下的我们对自己民族的印象一直是保守的,是谦虚的,韬光养晦永远是生活的背景音,当思维定格在中国式审美后再去看中国演员体现的罗曼蒂克,会发现西方人自己的罗曼蒂克是自然,而中国演员体现的就真的是演技了。

可能不会有很多人想到这里以下的内容,看完以后未免会觉得有必要吗?但我还是要说,不是针对谁,有些话总有人要说的,毕竟“喊一嗓子,或许能喊醒几个睡着的人”。

这些事,往小了说,是中国演员的发展方向,往大了说,这份土腥味能反应出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自信力的缺失。

好好想想看,中国文化里的夫妻关系和谐美好一直都是由“相濡以沫”“举案齐眉”一类的词承担的,把那些包裹住词语的外表挂掉,剩下的还有什么?说白了只有两个字“尊重”,再拆开看,尊重的背后掩饰着还是保守。

当然这个保守不是说贬义词,正相反,这里说的保守指的是在封建社会情况下人际关系的本质。举个例子,封建社会男尊女卑(这当然是错误的),对很对男人来说一个地位相当年龄相仿的女人,若不是自己的妻子便尊重人家,而对自己的妻子反倒可以随打随骂,所以说对那时候爱情的最美好一面就是尊重,因为爱一个人所以愿意给她(他)和自己平等的地位,互相尊敬,互相理解,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算是最美好的爱情了,换而言之,美好的爱情就是要和常人不同。而西方文化和我们有很大差异,也正是外国的文化土壤才会养出罗曼蒂克这样的果子。

当然我们没法说中国式爱情和西方式罗曼蒂克孰优孰略,只能说中国的温柔长情和西方的轰轰烈烈浪漫不已算是各领千秋。但反过来看,越是新生代的作品越是喜欢表达中国版的罗曼蒂克,学习其他文化固然很对,可一味地照猫画虎却不得不让人叹息,最后来我们空呼着中华文化的不断失传流逝,可连最简单的传媒作品都没法找回中国人的感觉,说的再多也不过是空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闵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9/3/28

评论

热度(7)